APP下载
机会在手,求职信息实时掌握
搜索

扬州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博士后招聘公告

天津银行招聘信息 天津银行 2020-10-06 23:20:10 人阅读

扬州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

博士后招聘公告

学院介绍

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组建于2006年9月,学院的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2年张謇先生创办的通海农学堂。1971年开始开办植物保护、果树、蔬菜等本科专业,1982年在全国高校中最早将果树、蔬菜专业合并,开设园艺本科专业,1987年增设观赏园艺本科专业,2016年新增风景园林本科专业。

学院现有教职工130余人,其中教授30人,副教授35人,博士生导师25人,硕士生导师100余人,45岁以下专任教师中95%以上有博士学位。现有植物保护、生态学、园艺、园林、风景园林等5个本科专业,其中植物保护专业是省级特色专业,园艺专业是省级品牌专业,园艺专业和植物保护专业是江苏省"十二五"高校重点建设专业,园艺、园林专业是校级特色专业。学院面向全国10余省份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100余人,博、硕士研究生近400人,有外国留学生数名,成教生400多人。

学院拥有植物保护、园艺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及“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农药学”、“蔬菜学”、“果树学”、“观赏园艺学”等8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建有植物保护、园艺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植物保护学科是江苏省“十三 五”重点学科,植物保护学科、园艺学科是校级重点学科。有植物保护、园艺学一级学科硕士点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8个。建有扬州大学水生蔬菜研究室省级研究机构,有扬州大学应用昆虫研究所、经济林研究所、风景园林设计与旅游规划研究所、城市有害生物防治研究所、花卉研究所等5个校级研究机构,有植物保护、园艺与园林2个校级教学实验室,有实验农牧场、智能温室等校内实习场所及中国农科院等校外实习基地20余个。

01

应聘条件

(1)具有植物保护学、园艺学等相关学科教育背景;

(2)身体健康,精神面貌积极向上,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科研能力;

(3)近3年取得或即将取得博士学位,年龄在35周岁以下。

02

岗位待遇

(1)年薪25-30万元,学校承担五险一金;

(2)可按程序租住学校教职工宿舍;也可领取住房补助,600元/月;

(3)加入学院科研团队,提供必要的科研条件,协助申请国家或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项目及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

(4)办理正式进站手续后,可认定为中级专业技术职称;

(5)在站期间的各类成果,在职称再申报时(晋升副教授)扬州大学全部予以认可;

(6)在站期间的各类成果,可按学校规定享受在职人员同等的年度科研奖励;

(7)在站期间享受学院在职职工的福利待遇,年底视情况给予一定的绩效奖励津贴;

(8)期满成果符合一定要求,经学校审核同意后可优先留校工作。

03

应聘方式

04

扬州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

博士后站点介绍

//扬州大学博士后流动站网页

http://rsc.yzu.edu.cn/col/col12508/index.html

站点介绍

//(1)植物保护学

扬州大学植物保护学科具有悠久的历史,其植保专业最早可追溯到1902年张謇先生创办的私立通州师范学堂之农科,1952年院系调整时,由南通学院(建于1906年)农科及江南大学(建于1946年)农艺专业组建而成的苏北农学院农学专业,下设植物保护方向。1971年南京农学院和苏北农学院在扬州合并办学,设有江苏农学院植物保护专业;1979年南京农学院与原江苏农学院分校后江苏农学院保留植物保护专业,1983年江苏农学院昆虫学专业被授予硕士学位授权点。1992年组建成为扬州大学植物保护专业,2003年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专业授予博士学位授权点,2009年获国家人事部批准设立植物保护博士后流动站,2010年植物保护获得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2016年植物保护学科成为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近年来,植物保护专业还先后被认定为江苏省特色专业、江苏省重点建设专业,以及全国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复合应用型试点项目涉及专业。

植物保护博士后流动站依托植物保护学科一级博士点,下设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植物病理学、农药学三个二级学科。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区域作物病虫害治理需要,结合扬州大学植物保护学科的定位和传统优势,经过差异化发展,学科形成了“昆虫生态及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基础昆虫学与系统进化”、“植物抗病机理及病害综合治理”、“杀虫剂毒理与农药化学”、“入侵生物预警及转基因作物生态风险评价”等5个主要学科研究方向。

该流动站现有博士后合作导师8名。学科长期坚持生态位分离式的科研指导思想和差异化发展策略,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相对优势。六十多年来,尤其是获得博士学位授权点以后,学科在教学科研等方面获得了快速发展:承担了一大批国家级、省级重点科研项目,多项科研成果获得了国内外同行的好评,扬州大学“植物与动物科学”esi全球排名进入前1%,其中植物保护学科贡献率最大(36.7%);“九五”至“十三五”期间,先后主持了一大批国家级和部省级项目,参与了多项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如863、973、国家公益性行业专项、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等);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及其他各类科技奖10余项;发表sci论文300余篇,其中影响因子5以上的有20多篇,10以上的有1篇。经过长期系统研究,在害虫再猖獗及其机制、水稻害虫综合治理、襀翅目昆虫系统分类与进化、蔬菜病虫害无公害治理、杀虫剂的分子毒理、农药残留检测新技术及无公害农药开发等方面形成了错位竞争优势,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园艺学

扬州大学园艺学科是校一级重点学科,园艺专业先后被评为江苏省品牌专业和重点专业,园艺学一级学科涵盖蔬菜学、果树学、观赏园艺学、茶学和设施园艺学五个二级学科。园艺学博士后流动站依托园艺学一级学科博士点。该站现有博士生导师10人,教授12人。教师队伍中有全国百篇优博论文获得者1人,江苏省优博论文1人,江苏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3人,江苏省333人才工程1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1人,江苏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3人。现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100余项,其中国家基金2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7项。育成蔬菜、花卉新品种34个,制定各级标准30余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2项。获得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6项。

主要研究方向有:园艺作物种质资源评价与创新;园艺作物遗传育种与分子生物学;园艺作物生长发育与细胞生物学;园艺作物品质形成与调控;园艺作物逆境生理与调控;园艺作物组学与生物技术;园艺作物优质高效栽培理论与技术。其中:蔬菜抗性与品质性状遗传育种研究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在黄瓜抗涝、抗白粉病和果肉厚等性状的遗传与基因定位等研究中取得了国际领先的成果;共选育蔬菜新品种25个,育成第一个加工黄瓜“线杂1号”、耐热水芹“伏芹1号”等品种,填补了国内空白;开创了我国水生蔬菜研究的先河,整体研究实力在国内名列前茅,在水生蔬菜栽培领域一直发挥引领带动作用;芍药资源挖掘、观赏品质形成机制、抗逆评价及应用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详情请复制浏览如下网站:

http://ybxy.yzu.edu.cn/col/col45803/index.html

编辑 | 赵海婷

校对 | 曹禹

责编 | 张睿东

审核 | 毛蒋楠

点“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

条评论
Alternate Text
Alternate Text 表情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相关推荐

未经招聘网同意,不得转载本网站之所有招工招聘信息及作品 | 招聘网版权所有 2007-2018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2895号

网站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178-14 公司招聘招人好网站,就在招聘网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 备案号:浙B2-20080178-14

投递简历
    马上投递